国家意图通过经济政策的松绑,从而发动个体能动性,推动全体经济的发展。
有影响是有影响,但举例来说,比如2009年,中国外贸是负增长,但是同一年中国经济还在增长,也就说,这一年,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是负的。无论是城市本身大学生就业压力,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就业压力使得中国经济增长必须达到8%才能消化这些新的就业人口。
比如,该修高速公路的地方,效益高的地方已经修完了。马硕认为,政府起主导作用,政府主导投资,这样的模式基本上走到头了。中国今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仅为7,8%。西方夸大了中国经济放缓受国际环境的影响马硕认为,国际环境影响中国经济的说法被西方国家夸大。中国经济怎样才能走出低谷,未来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改革,就此,我们请经济专家马硕谈谈他的看法。
这个趋势还是令人担忧的。不仅对他们保护,一视同仁,而且要明确的鼓励私人企业,应该在所有的领域都允许民营和私营,除了极少数领域。很多人生活水平没有像GDP那样迅速增长,这里面就有通货膨胀的原因
很多人生活水平没有像GDP那样迅速增长,这里面就有通货膨胀的原因。面临这样惊人的增长,很多人都会说,由于人民币不断升值,以美元计价的人均GDP的增长就等于有了催化剂。一家媒体2007年曾报道说,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公布的2006年国民经济统计数字,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了2000美元,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。按照平均汇率折算,我国人均GDP由2002年的1135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432美元。
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, 2011年,我国人均GDP达到35083元,扣除价格因素,比2002年增长1.4倍,年均增长10.1%。以美元计价的GDP或者人均GDP迅速增长,主要有三个因素:一是真实经济增长,二是本国货币对美元升值,三是本国货币对内贬值。
我国的收入差距之大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,但人均GDP体现出的似乎是普天同乐的景象,与老百姓的日常感受有很大出入。2005年起,人民币对美元升值,以美元计价的人均GDP增长速度就加快了。人们都有这样的感觉,进入本世纪以来,以美元计价的中国人均GDP就像火箭一样快速蹿升。人均GDP也无法反映社会贫富差距。
实际上,2008年中国人均GDP就突破了3000美元,达3266美元。1980年名义汇率大约是1美元换1.5元人民币,到了1994年就贬值到1美元换8.7元人民币。从GDP到人均GDP,只是一个简单的除法运算,我们无从得知到底有多少经济产出进入老百姓的口袋。很多人都拿这个东西来开玩笑,说中国经济很神奇,经过改革开放10多年高速增长,人均GDP还是和改革开放之初一样多。
其实,这样的结果就是被汇率忽悠的。所以,2011年中国人均GDP达5432美元,看起来比十年前增长了不少,但是这个以美元计价的人均GDP具有一定的迷惑性。
很多时候,物价上涨得已经很厉害了,但是CPI还是那么低。GDP首先是一个经济产出总量,它可以体现社会财富的增加总量,但无法体现出财富的流向。
2003年,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。事实上,1980年人民币汇率被高估了,所以以美元计价的人均GDP就间接被高估了。事实上,物价上涨幅度往往被低估,所以必然导致真实增长被高估。人均GDP很高,同时物价水平也很高,那么对国民生活水平来说,就没有太多实际意义。进入专题: 人均GDP 。1980年,中国人均GDP为463元人民币。
要是以美元计价,人均GDP超过200美元,但是经过14年增长,仍然停留在200美元。因此,需要理性看待中国人均GDP数据的猛增,尤其要看人们的真实收入有多大的增长,且收入的分配是否相对公平。
人均GDP是一个算术平均数,它无法体现财富在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中的分配状况。此外,人均GDP无法反映老百姓的实际收入状况。
比如,这些年来,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很快,推高了GDP增长率和人均GDP,但是住房资源的分配却很不均衡。这样的情况下,人均GDP越高,普通百姓越容易产生被剥夺感
在发达国家,哪个统计数据应该由哪个部门完成和发布,有着极为明确的规定,其他部门不能超越职权范围发布统计数据。一般在统计上关心的两种关系是因果和相关,前者例如缺水导致歉收,后者则相对复杂,比如身高越高体重相应越重,吃高脂肪食物越多,保持健康的几率越小等等。多年前,国家统计局、北京市建委先后发布了北京房价指标,同一个城市,同一时段,国家统计局显示北京房价上涨7.3%,而北京市统计显示涨幅为17.3%。自2010年《人民日报》带头揭露收视率数据作假后,有关收视率数据存在重大问题的声音一直在业界流传。
而抛给数字制造者们的问题是,曾经孱弱的数字,又该怎样如履薄冰地走过?数据掐架,感受悬殊——统计呼唤回归科学本位普查工作者并非居心叵测之徒,但并非所有的数据都产生于良好的环境,也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会附有对精确度的说明。统计部门应当及时调整统计方法,而不是像有些地方统计官员所说的目前统计体系是完美的,数据是真实可靠的那样,仍旧固守着目前备受质疑的统计体系。
谈及指数重灾区,GDP是道绕不过的坎。这样的情况也曾在广州发生,国家发改委和广州市针对房价得出了一涨一跌完全不同的结果。
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,铁道部高铁上座率算法有问题,其中有水分,不客观。研究表明,只有在处理一些呈现正态分布的形态特点的数据时,平均数才最有意义。
普查工作者并非居心叵测之徒,但并非所有的数据都产生于良好的环境,也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会附有对精确度的说明。就在这一天,万里之外的中国,多家门户网站分别以《当事人实述收视率黑幕:希望司法介入》和《收视率黑幕当事人:5000万买前十,可定地区》为题,在版面醒目位置推出了揭露收视率黑幕的报道。2011年8月,铁道部网站发布消息称,截至当年7月31日,京沪高铁运营一个月以来,共开行动车组列车5542列,日均179列;运送旅客525.9万人,日均17万人,平均上座率107%。面对巨额的广告诱惑,相对于竞争激烈的电视创新和靠内容来争取高收视率,做收视率成为一种迅速上位的快捷方式。
网上常见的所谓民意调查其结果是值得存疑,其原因就在于样本构成大有问题。将近六十年前出版的这本类似画册的教科书,有必要再拿来让数据的制造者们重新温习一遍。
禁锢真实并触碰了底线的利益坚冰,其实最害怕阳光下的暴晒。某网站将调查放出,最可能看到这个调查的是这个网站的常客;某些话题更能引发人的兴趣,有些则只是很少的人关心。
网友JungleGym发微博称,每次坐高铁(次数不下50次)都有空座,沪宁高铁也是周末高峰时段才会满员。雷人的指数,孱弱的数字,其实总被利益坚冰包裹。
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-12-21发表在极致时空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qbja1.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.org/cnvcd/5705.html
有话要说...